洋河股份陷“吸储门”:子公司1.3亿元存款被骗
2018-05-18 15:04:12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吕方锐 陈锋 北京报道
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酒贸易”)的财务人员将银行开户资料递出去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站在眼前的李亚涛,并非银行工作人员,更不是旁人介绍的所谓支行行长。这份开户资料被李亚涛拿走后,伪造了一套,并以此骗取了苏酒贸易3000万元银行存款。而另一笔高达1亿元的存款,被银行工作人员以类似手法开立账户转走,苏酒贸易再次入套。
这是一起本可避免的案件。此前酒鬼酒已经遭遇亿元存款被骗,却并未引起苏酒贸易的重视。
《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法律文书显示,截至案发,上述1.3亿元存款早已被转走、挥霍,所剩无几。,以刑事案件形式追回了5000多万元。作为上市公司洋河股份(002304.SZ)的控股子公司,苏酒贸易在事件中也暴露出管理漏洞。该案件细节也未见于公告。
引发这起诈骗案的是一项“吸储购酒”业务,本意是以银行存款换白酒销量。因造成了上述重大损失,该业务不到两年便被停止。
而“吸储购酒”这一颇具争议的销售形式本身,或已经反映出洋河股份面临的业绩瓶颈。财报显示,洋河股份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已经低于行业整体水平。
“吸储购酒”业务的诞生
洋河股份全称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市政府通过全资控股的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洋河股份34.16%的股权。洋河股份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两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中国白酒行业第三家销售超百亿企业。201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50.24亿元。
2009年11月,洋河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4月,洋河、双沟组建苏酒集团。相比洋河股份,官方更愿意自称为苏酒集团。
苏酒贸易是洋河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其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之一。公司董事长由苏酒集团总裁王耀兼任。
抬头为苏酒贸易的一份公司内部文件显示,“吸储购酒”业务最早开展于2013年4月之前,具体制度修订和执行由公司财务部负责。开展“吸储购酒”业务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营造市场氛围,开拓公司中高端产品在当地市场的占有率”。
苏酒贸易内部对该业务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并进行过多次修改。2014年10月的一次修改后规定,银行购酒比例不得低于存款的12%。且对各家银行的存款上限进行了限定,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银行办理上限为3000万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上限为2000万元等。吸储银行给予公司存款利率不低于国家规定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购买产品必须是天之蓝、双沟圣坊及以上价位产品。
除了短期拉动销量外,苏酒贸易还希望后续借此挖掘银行客户资源,并将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另外,公司还对促成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返利”,如海之蓝为5%,天之蓝和双沟圣坊为12%。
事实上,在此之前的2014年1月,酒鬼酒供销公司已经因类似的存款换购酒业务,遭遇亿元存款被骗案。此事并未引起苏酒贸易的重视,“吸储购酒”业务如期开展。
“吸储购酒”遭诈骗
2013年11月25日,河南某公司财务总监杨博文备齐300万元购酒款,并以郑州益明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与苏酒贸易签订了一份关于“吸储购酒”的《业务合作协议》,约定由该公司向苏酒贸易购买300万元(注:法律文书原文为“3000万元”,应为笔误)白酒产品,苏酒贸易按照当时的业务规则,在其指定的工商银行开封豪德支行(下称“豪德支行”)账户存入3000万元一年期定期存款。苏酒贸易当月就将3000万元汇入在豪德支行开立的苏酒贸易账户,并取得了盖有豪德支行核算用章的进账单(收账通知)和储蓄存单(通知存款)。
圈套在这时已经布下,杨博文和河南某公司经理李亚涛分饰两角,骗过了豪德支行和苏酒贸易。
一边,在杨博文的配合下,李亚涛冒充豪德支行行长,接收了苏酒贸易财务人员提供的开户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伪造了苏酒贸易企业用章及法人用章。另一边,杨博文冒充苏酒贸易的财务总监,向银行出具了虚假的开户委托书。双方配合下,李亚涛凭借重新制作的虚假开户资料,在豪德支行为苏酒贸易开立账户,并通过预留银行的伪造印章控制账户资金。
也就是说,苏酒贸易的3000万存款,存入了李亚涛开立的账户,只不过挂了个苏酒贸易的账户名。
3000万元到账仅两天,李亚涛就将其中2990万元转出至自己公司账户,之后又分次从该公司账户转出2080万元至杨博文公司账户。
案发前,李亚涛、杨博文退还了600余万元至苏酒贸易账户。截至2014年6月,苏酒贸易的账户余额不足670万元,且因为账户被李亚涛实际控制,苏酒贸易没有拿到任何利息。
案卷显示,苏酒贸易在豪德支行的另一账户余额为20万元。除此之外,剩余款项未归还。李亚涛用违法所得购买的一辆福特探险者汽车被公安机关扣押。
在2015年12月的一份裁定书中,苏酒贸易诉称,公司本金和利息损失合计近3100万元。
,;。二人违法所得继续追缴,返还苏酒贸易。
此外苏酒贸易认为,“吸储购酒”业务经豪德支行工作人员介绍并促成;李、杨二人伪造开户资料、调换预留印鉴卡、伪造授权委托书并转移存款等行为,势必得到了豪德支行工作人员的帮助。因此苏酒贸易另案起诉了豪德支行及相关工作人员,要求承担连带责任,赔偿上述近3100万元损失。记者暂未掌握该案判决结果。
银行“内鬼”挪用亿元存款
苏酒贸易遭遇的另一起金额高达1亿元的存款挪用案,则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一手操办下完成。根据《华夏时报》记者掌握的材料,其发生时间应为2013年5月。
当月,经工商银行郑州解放路支行(下称“解放路支行”)工作人员介绍,苏酒贸易与他人签订《吸储购酒协议》,对方购买1000万元的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白酒,苏酒贸易向解放路支行开具的公司名义账户中存入9000万元。由于1000万元购酒款也打入了该账户,因此苏酒贸易将合计1亿元的款项转为一年期定期存款。
按照苏酒贸易的说法,账户开立过程中,解放路支行客户经理郭兵利用职务便利,与同伴郭苏河共同伪造了苏酒贸易的财务印章和法人印章、调换了预留印鉴卡和授权委托书等开户资料。名为苏酒贸易的银行账户,因此被郭苏河等人实际控制。
之后,郭兵利用工作便利,与郭苏河等人转出了苏酒贸易的存款。截至2014年4月8日,苏酒贸易名下账户中的1亿元仅剩3.3万元。
苏酒贸易要求上述工作人员及解放路支行承担赔偿责任。
《华夏时报》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该案已经于2017年12月结案。包括扣押在案郭兵在内的3名涉案人员共退还违法所得1358.4万元,返还给苏酒贸易。除此之外,河南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协会工程担保委员会(下称“担保委”)在中国农业银行账户中的3900万元,被判返还苏酒贸易。上述资金均已到账。
担保委并未参与该案,上述3900万元原属于担保委,但最终却被判给了苏酒贸易。
根据另案判决,2009年,急于完成工作业绩的郭兵曾委托亲友帮助其四处拉存款,并通过介绍获得了担保委的一笔巨额存款。担保委工作人员提供了开户资料。账户开立后,担保委先后转入该账户约6100万元。到2013年6月,该账户余额约3900万元。
郭兵在办理开户手续前,已将担保委的信息透露给同伴单建亚,由单建亚私刻了担保委的公章、财务章、法定代表人私章等印鉴。办理开户手续时,郭兵安排担保委财务人员在休息室休息等待,以需要下楼核查开户资料为由,将担保委提供的社团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资料复印了一套,交给在银行外等候的单建亚,并在担保委开户申请书上签署“已属地核实”的审核意见。之后单建亚安排其公司人员凭借虚假的印鉴及担保委提供的资料原件,在工行解放路支行的柜台办理了开设了对公账户业务。
单建亚利用虚假的印鉴,在担保委不知情的情况下领取了结算证、U盾,并开通网上银行,进而控制了担保委的账户。郭兵则定期向担保委提供伪造的对账单。
2013年6月6日,担保委向解放路支行提出销户要求,此时该账户已经基本成为“空头账户”。郭兵、单建亚只能从一家公司账户转入担保委账户3900万元。担保委销户后,将余额转入中国农业银行。
,该笔3900万元来自郭兵、单建亚诈骗所得赃款。该资金被公安机关冻结,最终判给了苏酒贸易。
另外,受“吸储购酒”启发,无锡某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苏某想出了“购酒放贷”名义,涉嫌诈骗他人。检察机关指控,苏某以在苏酒贸易购酒可以办理贷款业务的说法,先后骗取了多名受害者近155万元。苏酒贸易方面则否认曾推出过该业务,也否认曾与苏某办理过“吸储购酒”业务。
存款消失暴露管理漏洞
总计高达1.3亿元的两笔巨额存款先后被人挪用,宣告了“吸储购酒”业务的迅速溃败。按照苏酒贸易的财务部工作人员说法,2014年底该业务停止,存续时间不足2年。
其中内情并没有体现在洋河股份的公告中。不久前洋河股份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重要或有事项”一栏提及了1.3亿存款案件的进展,称刑事案件审理已经结束,苏酒贸易已经启动民事诉讼程序追偿损失。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尚未收回资金超过6500万元。
而根据《华夏时报》记者掌握的材料,扣除刑事案件中追回的损失,其未收回资金近8000万元。苏酒贸易或已经在民事诉讼中追回了1000多万元,只是无法从公告中找到答案。
另一方面,巨额存款被挪用的案件细节,显示出苏酒贸易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存款1.3亿元的两笔业务办理过程中,公司财务人员居然被外部人员假扮的银行行长所骗。又未经核实,将巨款存入他人以伪造材料开立的银行账户中,且账户被他人控制而不知情。
材料显示,苏酒贸易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账户资金被挪用。案发时,过亿元资金早已被挥霍、转走,不知去向。
暴露出的上述问题或已经在业绩上有所体现。
洋河股份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洋河股份在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等指标上均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速度。但上述增速仍然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行业整体水平,与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差距也在逐渐拉大。
有媒体称,在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刨除亏损和同比净利下滑的3家企业外,洋河股份的上述业绩增速基本处于垫底位置。
5月18日,本报记者试图联系洋河股份董秘丛学年,一位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称其不在,并要求记者将采访函发送至邮箱。不过截至发稿前,洋河股份方面并未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中,来源于|| 华夏时报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