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个迷糊的朋友,总是冒冒失失的,而且老爱迟到。到她家一看,发现处女座的她家里居然乱得不可描述,沙发上丢满了衣服,地上散着袜子鞋子。
她经常找东西。穿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却找不到搭配的腰带;化个妆,在杂乱的桌面上找眉笔找了几分钟;出门前,满屋子地找大门钥匙;在衣柜翻来翻去却只找到一只袜子;想在包包拿个纸巾摸了半天也没摸出来;在电脑上找了很久才找到领导要的文件……
记得我的朋友圈里,有人发过这样一句话:我想我的大半生都是在找东西时的烦躁,以及找不到东西之后的郁闷中度过的。
这句话恰好准确描述了我这个朋友的生活状态。在“找东西”的过程中,伴随着烦躁焦急、迷失混乱的情绪,不知不觉给生活注入了满满的负能量。
东西多了,没有定期整理,房间就会变得乱糟糟。同样道理,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多了,总会搞得自己千头万绪理不清;认识的人多了,社交圈就会变得鱼龙混杂。甚至自身的外在形象,如果不定期打理,再好看也会变成邋里邋遢的不修边幅。
这些都会制造出一种“无序感”,日积月累,给本来就不易的生活徒添了许多重负。这种凌乱糟糕的感觉,甚至成为了压垮我们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都应该拥有一种整理力。这种整理力,就像垃圾分类的智能系统,把累赘无用之物滤出,把有用之物重新归类,整合。
它能够把生活维持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让我们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同时不断地为我们注入新的能量,让我们继续轻松前行。
物品不是越多越好,同样的,朋友不是越多越好。认识的人多了,总会有几个傻×扰乱自己的生活节奏,浪费自己时间。所以,扩大社交圈的同时,还要学会净化社交圈。
最近,我一个做记者的朋友,在辞职前的这段日子依然在为工作抓狂。因为她的一个同事悄悄跑去日本玩了,把工作通通扔给了她。而她的领导找不到人接活,也把一个大坑硬塞给她。
因为碍于面子,不懂得拒绝的她,被动地陷入了繁琐的人事之中,而无暇顾及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净化自己的交友圈,就是要学会拒绝和保持距离。对某些没用的“朋友”,不必过度纠缠,只需像丢垃圾一样,默默而爽快地丢掉。而对于其他朋友,我们要学会运用一些整理的小技巧,好好地保存。
比如对于亲密的好友,记录好每个朋友的生日,记住他们的喜好和生活烦恼,适时地送上自己的心意。有意识地和老友定期联系、聚餐,而不是孤单了才去想起。还有对于一些人脉,可以进行分类管理,时不时地互动。
《一个人需要多少朋友》的作者Robin Dunbar教授认为,根据我们的脑容量,能与我们现实地建立私人关系的最多人数为150。定期地反思、整理自己的交友圈,在于提高朋友的质,而不是量。
人的一生,会买很多很多东西,要做很多很多事,遇见很多很多人。
整理外界的人事物,也是在时时地清扫自己的内心。拥有整理力的人,能更好地走过这一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