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5日~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14日,由遵义市卫计委主办,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承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协办的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周宏讲道,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规范的防癌体检、一旦发现癌症信号后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是目前对抗癌症最有效、最科学的手段。
专家为市民义诊
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信息,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预期寿命85岁时,一个人累积患癌风险竟然达36%。死亡率排名靠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其中,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
不良生活习惯被认为是癌症发生的主要诱因。据统计,全世界至少有超过1/3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手段而避免发生。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癌症三级预防体系”中,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在肿瘤尚未形成时,通过健康教育,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来防止其发生。
得了癌症并不代表就得了绝症,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癌症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可以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预防并及时发现病症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无数临床实践也一再证明,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专家为市民义诊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多在阳光下运动。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给肿瘤可乘之机。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特别是绿色蔬菜类),特别要防止病从口入。
每年主动做一次防癌检查,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检查两次身体;健康人则建议每年查一次。体检的目的是发现早期癌症和癌前病变并及早处理。
“防癌是要讲‘规矩’的。”遵医附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马虎说,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讲“规矩”,用生活“规矩”来改良“癌症概率”。平时粗茶淡饭,权衡好荤素的搭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外出就餐,多在自家吃饭。工作劳逸结合,保证睡眠质量,平时多清理“情绪垃圾”。
抗癌更要讲“底线”。“在提倡‘带瘤生存’的今天,更注重的是治疗能让患者活多久,活的质量好不好,以提高患者生活‘舒适度’为‘底线’。”马虎一再这样强调。
想要不得癌症,一定要有“没病找病”的意识。体检是最有效而经济的健康计划,但不同人群的高危因素不同,马虎建议体检时进行个体化的精准防癌筛查。比如,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检查,可以考虑做BRAC1、BRAC2的基因检测。
在确诊癌症之后,紧随而至的就是放疗、化疗、手术,各种治疗的费用高昂,因此,“理财”观也应当作为肿瘤医生和家属对自己的基本要求,懂得“当家”,使患者能有钱做持续的治疗,带着肿瘤长期生存下去。
马虎还强调,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治愈中晚期癌症的良药,切勿轻信、盲目地把生命押在所谓的“神医”或“祖传秘方”上。癌症患者服用补品或营养剂,最好请教医生后再用。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异常感觉如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专家提醒,癌症患者康复要做到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合理的用药、定期的复查。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症状。要在医生帮助下通过科学止痛方法积极处理疼痛,不要忍受痛苦。要正视癌症,积极调整身体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状态,达到病情长期稳定,与癌症“和平共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