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未来十年应该如何投资,当下又应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这是困扰无数投资者
的问题。在中国经济不断减速的当下,高收益低风险的单一资产难寻,投资者
要获得较高投资收益不可避免的需要承担相应风险。对于普通者来说,投资是
一件越来越难的事情了!
关于投资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投资有风险。所以很多人认为不投资就没有风险。工资直接打入银行帐户,转为定期存款,省时省心,没有亏损的风险,还能获得利息。表面看来资金很安全,实际上真的没有风险吗?
通货膨胀侵蚀财富
持有“不投资就没风险”这种想法和观念的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缺乏对社会经济深刻的认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投资往往也会有较大风险。
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物价不断上涨的速度远大于工资上涨的速度,衣食住行的各种开支相比过去也大幅度提升,这使得我们手中的人民币不断贬值。
你今天拥有10万元的现金,那么10年以后呢,这10万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要保持当前的消费能力,你的收入水平必须能抵挡通货膨胀。否则,尽管眼前看似资金充裕,在将来很有可能不够用。这样的风险难道不值得关注吗?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每年物价上涨4%,以现在的100元为例:
由此可见,30年后的100元只能买到相当于现在30元能买到的东西。
换句话说,20年前的100元可以买多少东西,现在可以买到多少,那么20年以后呢,又可以买到多少?因此,投资有风险,而不投资所存在的“隐性风险”也是很可怕的。
钱存到银行就安全吗?NO!
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你不能把钱只存在银行,因为储蓄的功用只是杯水车薪,以储蓄存款的方式持有现金,只是典型的低风险低收益的选择。把钱存银行从短期来看,其风险很小甚至是没有风险。从长期来看,储蓄存款不仅收益很低,而且风险也在加大。
今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国有大行上浮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紧接着2月又超过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标志着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真实的负利率时代。对此,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10万元存银行一年净亏537元。
那么,到底存一笔一年期定期会亏多少钱?对此,分析师算了一笔账,假设存款10万元,而全年CPI在2.3%左右,也就是以2.3%为通胀率。
按照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来计算:一年期存款利率1.75%,10万元存款到期本息合计为101750元,根据现金价值,以2.3%的通胀率对到期本息进行折现,101750÷1.023等于99462.37。
即一年后的101750元仅相当于现在的99462.37元,也就是说,在银行存10万元一年期定期,到期实际上是净亏537.63元。
这样的数字,难道还不值得你关注吗?以上不做投资所带来的“隐性风险”已经一目了然,触目惊心!所以不要再说“投资风险太大、我害怕、不敢投资!”之类的话了。
可能有人会说,身边有朋友投资亏了,所以自己也不敢做投资了。其实, 中国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些不成熟的投资理念与习惯,是导致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要么太过于注重本金的安全性,而忽略了资金的预期收益,以至于资金的实际收益无法抵御购买力下行和通胀风险。要么太过于看重投资收益,而忽略了资金的安全性,过高地估计个人对于风险及流动性的承受能力。
如果有一种资产稳健增值的方法,那就是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如今,人人都在说资产配置,那什么是资产配置?做好资产配置对个人创富、守富到底有多重要?2018如何看准方向才能做好资产配置?
一、 什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主要是一种投资策略,一般来说,它是以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通过定义并选择各种资产类别、评估资产类别的历史和未来表现,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标是基于投资者本身的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追求更优的投资收益-风险情况,以及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回报和更低的风险。简单一句话就是通过将自己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来保证用最少的风险获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资产配置到底有多重要?
老债王John Templeton说:“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不然就该做资产配置。”
美国人70%多的资产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资产,我们一向认为超级保守“固执”的德国人的储蓄率大约9%-10%;我们认为几乎不投资的日本人的储蓄率为个位数;美国人更是极低,即便最高的北欧人储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比这高不止一倍。
多家机构调查,大部分的投资者希望寻找到适合他们的资产配置,以获得又稳又多的收益。
“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 等人于 1986 年发表在《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 “ 组合绩效的决定 ” 是资产配置领域的经典文献 , 该研究表明:投资收益的 93.6% 归因于长期平均资产配置策略,而具体投资于哪只股票或产品、投资的时点选择等因素对回报影响较小。
资产配置之所以是合理且有效的,是因为不同的投资工具,具备不同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且不同的投资工具之间,还具备不同的相关性。不同投资工具在各经济周期中的表现不同,如果个人投资者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那在每一个市场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资产表现更加良好,来弥补其他资产表现不佳的情况,从而,降低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波动性,平滑投资过程中的整体风险。
同时,为了应对投资者心态的影响和自身流动性需要,资产配置的整体逻辑,能够给予个别暂时表现不好的资产以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去体现它的投资价值。这样的话,假以时日,自然能取得资产的长期、稳健回报。
对于各类资产的周期性表现特征,市场已给予我们很多次教育。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08年的债券市场行情,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行情,2009年下半年的房市行情,201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行情,2012年、2013年的现金类资产行情,直到2014年、2015年的股票市场行情,2016年的P2P与私募股权......
顺势而为,只是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准确的预期经济周期与市场周期,并在各类资产之间进行准确的时机切换。对于一个凡人来说,只有通过资产配置,才可以在实际中把握各类市场的投资机会。投资者的自信,来自于对科学方法的学习与信任,而不是迷信自己、亦或其他任何人是上帝。
总而言之,资产配置具有如下特征:
① 平滑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表现;
② 有利于取得长期回报;
③ 在过程当中能够满足流动性需求。
一般来说,资产配置达到3年以上,就能体现投资价值,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而没有做资产配置,即使是某一领域最专业的机构,也不能逃离这个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定价枢纽不断与国际接轨,无风险利率下调是大概率事件,在不到2%的无风险利率水平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投资者唯有做好资产配置,才是投资良药。
三、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
1. 90%的失败投资因为没有做资产配置
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次通过分析近30年来美国各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最终结果的大量案例数据发现:在所有参与投资的人群里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资失败而告出局,而能够幸运存留下来的投资成功者仅有10%!而这10%的人就是做了资产配置。
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投资收益中的85%-95%是来自资产配置,受证券选择、时机选择等因素影响比较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就是资产配置分散了投资风险,减少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使资产组合的收益趋于稳定,不会出现一损俱损的情况,比如你100万,50万投资股票,40万投资房产,剩下的放在货币基金,假设你遇见了15年6月的股灾,股票损失30万,但是房价一直在上扬,就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弥补你在股票上的亏损。
2.抵抗人生财富周期
我们一生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同时各个阶段收入和支出的特点也不同,相应的理财需求也不一样,而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帮我们实现理财需求。
3. 跑赢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影响正悄悄地渗透我们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产,小到柴米油盐,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革命”,通货膨胀也使钱越来越不值钱!
银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定期存款利息几经波动,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关部门更是公布了数据称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赢通胀单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做资产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财产品。
四、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两个重要模型“美林投资时钟”和“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1.美林投资时钟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是一种将“资产”、“行业轮动”、“债券收益率曲线”以及“经济周期四个阶段”联系起来的方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指导投资周期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转换资产以实现获利。
2.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
标准普尔曾调研全球十几万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此图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配置方式。
五、2018年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2018年资产该如何配置?对于2018年经济,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可能比2017年略低一点,但是总体应该还是在6.5%以上的水平。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2017年GDP增速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PPI由2016年的下降1.4%转为2017年的上涨6.3%,结束了2012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
对于2018年资产配置我们有如下建议:
资产配置的黄金三原则,第一个是跨地域国别配置,第二个跨资产类别配置,第三个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类资产。其中,作为另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类产品一直是专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资产配置当中要有私募股权?
当社会处于工业时代,富豪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以资源为主,谁有资源、谁有石油、谁有银行就掌握了财富的源头,所以这一时期的富豪都是资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富豪资产中最大的占比是金融,占到25%左右,这里面就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资产。在当下,财富增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钱生钱。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无不彰显出政府为股权投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正在创造有利条件。
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的标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股权投资在资产配置当中的占比最好不要超过20%,以便于分散风险。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富增长的方式,在资产配置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股权投资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私募股权投资也成为2018资产配置不可缺少的部分。2017对于金融领域当中批评最多的一个词是脱实向虚,但是现在所有的新兴行业,所有新兴行业排在前10和前30的行业都是通过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实现的。私募股权包括并购和其他的方式,大量的支持了新时期的新产业,展望2018年,业内认为,人工职能、云计算、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互联网+工业、5G、工业模式的创新、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等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投资热点,也有望涌现出更多的“独角兽”企业。
当下投资者最最应该关注的是金融资管新规的出台,未来该如何配置资产成为机构和个人考虑的首要问题。
!!!
2017年11 月 17 日下午,央行官网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完成难度,《指导意见》按照“新老划
断”原则设立过渡期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
,对于高净值客户而言,我个人有几点中肯的建议:
第一、警惕任何保本保收益的承诺。
当大部分金融从业者仅凭感情营销或用某些品牌信用背书告诉你最想听的“保本保收益”的时候,一定要高度警惕。因为,。
第二、耐心多听点专业,投资品不是买快消品。
如果有那么一个理财师不厌其烦的告诉你每一款产品的投资逻辑、底层资产和风险点,请你一定不要以为他在跟你说废话,他才是真正想为你和你的钱包负责的人。
第三、不可侥幸,期限、收益率和风险三点不可兼得—“投资不可能的三角”
高净值客户及其理财顾问总是想找期限短、安全又收益率高的产品,这种侥幸心里一定是错误的。流动性好的产品背后的底层资产都是标准化产品,如公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债券的收益率注定是低的,股票的波动性高是有目共睹的。,选择优秀的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独角兽的PE股权投资是当下是最佳的时机。
第四,,投资者一定要多研究产品背后的底层资产!!!
放弃对非标类资产刚性兑付的幻想;
看不到一个真实的底层资产的产品不投;
管理人涉嫌关联交易、底层资产自融自担保、底层资产投向违规、、“踩红线”的平台和产品不投。
第五,理财师的本职使命并不是让客户一夜暴富而是让客户一直富下去!
为客户辨识哪里是坑,、 政策导向、甄别筛选、诊断配置,将是理财师作为财富管理行业“ 手艺人”的顾问价值的本色比拼!
当下您一定要找一个专业、独立、客观、善良、不忘初心的理财师做朋友!
消息来源:自有理财师、韭菜说投资社区、Beta理财师、HK咨询圈、懿宸等
汇集整理:懿宸财富管理
声明:
本文言论系作者本人观点及懿宸本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引用文章部分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进行删除。
如获取最新、专业的资产配置投资建议请联系:
懿宸个人联系方式:13998665208(手机同微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