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呢?小金有一个不错的建议:为老爸制作一份专属于他的理财大礼,对他说:“爸爸,这些年,您赚钱养家辛苦了!”
30岁以前的小爸爸
20多岁的男人大多刚工作不久,收入有限,理财目的大多与进修、旅游或储备结婚经费有关。
分析
20多岁的男人处于事业发展的初期。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给自己做一份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做好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不断积累人生阅历和个人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理财师建议
对于家庭理财方面,20~30岁的年轻人处于家庭筹建期,家庭负担较小,个人理财的重点应该在消费方面做到量入为出,节约支出,投资方向偏向风险投资,尽快积累自己的财富。
1.规划之前,留足3~6月的流动性资金
建议活期存款应留有5000元以上;适当办理1~2张银行信用卡,在较大项的生活支出方面还可以向银行申请分期付款业务,减少资金集中使用的风险。
2.选择基金定投进行投资
小爸爸必须养成每月留有一定金额进行投资的好习惯,而基金定投就是最合适的产品。一般来说,基金定投带来的收益战胜CPI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30岁-40岁的爸爸
很多男人都是在30岁左右才当上爸爸的。作为家庭支柱,爸爸们首先要为自己买份保险,为家庭撑起一把保护伞;其次要开始积累子女的教育基金。
分析
这个年龄阶段是目前社会晋升做爸爸的主流人群,这类人群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当爸之后,一下子变成家庭支柱的角色,家庭压力顿增,同时还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购房、购车、孩子教育基金需求强烈,资产增值愿望迫切。
理财师建议
“开源节流”。30~40岁人群风险承受能力仍然较大,但是理财应该更加注重投资收益,以温和进取型投资风格为主。
1.备足日常支出
小孩年龄小,日常生活支出范围广,建议留有1~2万元的活期存款以备日常支出。
2. 投保重点--意外险、定期收益险和定期型重大疾病险
家庭处于成长期阶段,经济压力主要来自买房、养车等大项开支;工作压力也会比较大,身体健康很重要。所以投保重点放在意外险、定期收益险和定期型重大疾病保险。
3.可考虑通过投资增加收益
这个年龄段的父亲,目前的风险承受能力还较高。建议在购买保险后,将30%~40%的资产放在稳健产品方面,比如高收益的基金理财产品。
40岁-50岁的爸爸
处于人生事业的高峰期,家庭逐渐步入成熟期。大部分40岁年龄段的男性所需承担的家庭责任渐渐增加,除了提前为家庭准备好各项生活开支所需之外,理财应该以让本金快速增长为目标。
分析
对于40~50岁左右的父亲,由于子女渐大或成年,家庭处于成熟期。手头上有一定的资金,但是风险承受度从进入40岁开始,已经明显降低。
理财师建议
在理财方面应该以稳健投资为主,同时最大的理财目标是为孩子准备教育金、创业金。
1.考虑寿险和意外险
40多岁的父亲也需要高额度的身故保障,比如寿险和意外险。而且对寿险的需求比意外险的需求更迫切。人过四十健康状况也会下降,此时的父亲,可以加大对财产传承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加大对终身寿险等产品的考虑;为自己加大重大疾病保险的投资。
2. 增加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
从不惑之年到半百之间,父亲们应该调整财务结构,注重投资安全,可增加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以均衡型投资风格为主。
建议将可投资资产的40~70%放在稳健产品方面,将10%的资金进行风险投资。
稳健投资建议选择信托产品,股权基金、收入型保险产品,来抵抗通货膨胀。风险投资可以选择配置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进行组合投资。
50岁以上快要退休的老爸爸
经过几十年的生活体验和日积月累的财产安排,随着孩子逐渐成年,50岁以上年龄段又成为赚钱的后高峰期,但控制风险的意识已很强。
分析
50岁年龄段后的父亲们,事业有成,收入增长。由于风险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降低投资风险,积累养老资金,规划退休生活。
理财师建议
若希望在退休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生活状态,可适当拓宽投资领域,如成长型投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但对于高风险投资项目要谨慎。
1. 考虑日常医疗支出
流动性支出中要充分考虑日常医疗支出,结合生活支出。
2. 以终身寿险和年金返还型基金和保险为主,不建议配置医疗险
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医疗险的成本已经很高,因此不考虑作为保险的主要配置。建议以终身寿险以及年金返还型保险为主,为补充养老金和资产传承做准备。
预算充足者可考虑老年综合医疗保障计划。
3. 选择定期收益性理财产品
进入50岁之后,客户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下降明显,投资的首要目的是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建议该阶段父亲们投资在稳健产品的占比应该在60%~70%,高风险投资占比不超过5%。
来源:日益盛财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