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太忙,除了工作,还要准备5月份即将到来的寿险规划师考试。今天趁着假期,把前段时间的两则感触颇深的投保案例记录下来。两个案例中,被保人都是得了重疾之后投保重疾险。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先来说说失败的吧。
客户D先生,32岁。2010年检查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D先生今年1月份找到我,跟我说想投保重疾险。在了解了他的详细状况,并于D先生充分沟通后,决定采取多家投保的方式。同时了投保5家保险公司,结果是3家拒保,2家延期。
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的预后总的来说是好的,可以说是最轻的一种癌症。随着医学的发展,甲状腺的术后生存率越来越高。有传言说以后甲状腺癌会从重疾中拿掉,而会放在轻症之列。但是尽管D先生已经是术后7年,投保重疾依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核保结果。后来在拜读了某核保老师的文章之后,明白了保险公司拒保可能是出于下面三点考虑:
1. 谈癌色变,癌症位于重疾之首,赫然印在拒保手册上。
2. 缺少经验,谁都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 癌症有可能会转移或者复发,那对于可能会发生的高风险,保险公司一般会采取除外的政策, 但是如果除外最高发的重疾---癌症,那这份重疾险就失去一半的意义,保险公司认为收取相同的保费除外最高发的癌症,对投保人也是不合理的。
得到投保结果后我很失落,安慰D先生的话也显得很苍白无力。
但是D先生说那两家延期的还想再试试,嗯,客户不放弃,我也就不会放弃。
-----------------------------失败与成功的分割线----------------------
Z女士找到我的时候是在春节前。Z女士的孩子在几年前得了重症手足口,并发脑脊髓膜炎,留下了右下肢跛行的后遗症。之前投保过某外资保险公司,被拒保了。
在有了之前D先生投保经历之后,对Z女士孩子这种情况我本能是有点拒绝的,那种给人希望然后结果只有失望的感觉真的太不好了。但是转念一想,每个客户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找了5家做预核保,结果是4家拒保,只有A公司一家除外承保。Z女士对除外承保的核保结果很满意。为了给客户争取最好的核保结果,我建议再投一家B公司(B公司不提供预核保)。最后B公司的结论也是除外承保,但是除外的范围要比A公司小。客户最终选择了B公司。
这应该算的上一个非常理想的结果了,后来因为未成年保额比较低,Z女士还加投了一份防癌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B公司的核保过程,这个case,B公司启用了生调程序,这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遇到的。生调,即生存调查,是由保险公司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被保人的生存状况做实地调查,对投保人的居住环境,家庭状况,以及被保人的健康状况做全面的了解。坊间传言B公司核保较松,但从这次的案例来看,B家的核保并非松,而是比别家更人性化,更愿意多做一些。点赞!
------------------------------思考的分割线--------------------------
选择重疾险的时候,有些客户会纠结于选择定期的还是终身的,或者纠结于单次赔付的还是多次赔付的。我一般都会在讲解了各个类型重疾险的优势与劣势之后,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客户。但是从这两则投保案例来看,重疾之后再投重疾险可谓是困难重重。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在赔付之后就合同终止了。而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真的不是噱头,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供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只需要多付出一点点的保费,就可换取更踏实的终身保障。
扫描二维码 成为保险代理人↓↓↓↓↓↓↓↓↓↓↓↓↓
友情链接